中度交谈指的是一种言之有物的对话,它可能不会耗费太多时间,但能让彼此的聊天变得有记忆点并且有收获。
Science of us 曾经分析过现在人们的交谈模式:一次性交谈居多,中度交谈甚少。
一次性交谈指的是行走江湖免不了要出席一些人多的场合(比如朋友的朋友举办的生日聚会),为了躲避尴尬,不可避免地会跟身边陌生/不熟的人有一个展现友好、同时也带着十足的客气的交谈,比如:
“啊,你是做什么的“”我在博物馆工作“”哇好酷“”你是做什么的“”我是律师“……然后进入无话可说的白开水模式。
此类交谈饱含快餐性质,通常话题都很“安全”,转来转去无非是职业、星座、天气等,交谈双方心里秉持着一个共识:所有话题流于表面点到为止,反正以后也不会有机会再见面了。
而中度交谈指的是一种言之有物的对话,它可能不会耗费太多时间,但能让彼此的聊天变得有记忆点并且有收获。比如,花心思再多问一句”在博物馆工作你最讨厌的一件藏品是什么“,你们的聊天便开始交换着某种信息和心得,变得深入特别起来。
如果你希望聊天继续下去,这里有一份中度聊天指南:
把回答变长
如果只问一声“吃了没”,或许只能收获一句“吃了,你呢”。但如果问一声“最近吃过哪些好吃的馆子”,你也许可能可以收获一整个星期的约饭地点。
“你运动吗?”
“我报了个周末的羽毛球班,教练还不错,但是上课的地点在聋哑学校有点奇怪。”
“嗯,有时候会运动。”
让话题更容易继续。
在中度交谈中,适当的热情和详细会让对方觉得应该也多说点东西表示回应。
驱动大脑
人们对于习惯性问答是不怎么用脑子的,跟别说走心了。有时候聊天的继续需要有人驱动双方的大脑运转,比如在吃坚果时探讨一下“坚果应该怎么吃,每天吃多少比较健康”,水族馆偶遇时可以试着聊聊“你对海豹有什么研究吗”。
问“为什么”
这是一句几乎可以接所有对白的万能牌,尤其适用于陌生人交谈。当你不知道如何开启对方的话匣子,也不了解对方的聊天习惯时,可以祭出这张神牌,比如说:
对方回答完了职业,说自己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你问“你当时为啥去博物馆工作啊”,他能给你讲一遍心酸职业选择史;
对方回答完了天气,说自己喜欢雨天,你问“为什么”,他可能会从自己是新疆人讲到电影里最爱的几个雨景。
要有出奇制胜精神
特别的人总是令人印象深刻,有技巧地问一些问题可以出奇制胜。
当有一千个人听说你在博物馆工作都问你“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时,有那么一个人问“那你最讨厌哪件藏品”,可能会点燃你的诉说欲望。
社交新闻网站 Reddit 上曾经有过一个问题叫“你在中度交谈时一般会问什么问题”,被赞最多的回答是:“你会做什么一般人不爱做的事情吗?”。人人都想问出新意,也想回答出新意,这个问题刚好满足了彼此的需求,完美。
我们这篇指南是给轻度社交恐惧希望走出 social 第一步的朋友的,而如果你本身就情商超高可以应付各种场景而你的打交道对象又个个都是话唠令你疲于应对,请移步学习做一个冰山朋友。
评论